过去15年,如果你预测过“接下来这一年将会是有史以来晋升合伙人最难的一年”—可怕的是,你的预测十分准确。在过去15年之中,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和其他律师之间的“杠杆比率”一直在不断提高。从2000年到2015年,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的人数虽然增加了27%,但“其他律师”的人数却增加了86%。这就导致权益合伙人的杠杆比率创下新高,从2000年的2.13攀升到2015年的3.122,换句话说,律师能晋升为合伙人的几率降低了47%。

律师事务所金字塔结构的底部越变越大,合伙人候选人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白热化。由于合伙人的位置有限,从进入律师事务所的第一年开始,年轻律师就必须谨慎地选择自己的执业领域,并慎重考虑自己的选择在未来的合伙人竞争中有没有为自己加分的可能。
从律师晋升为合伙人并没有什么“正确”的做法,我们过去的许多客户采取了各种完全不同甚至大相径庭的做法,但最后都成为了不同的、顶级律师事务所的权益合伙人——不过这其中还是有一些基本的通用做法。我们对这些通用做法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帮助年轻律师早日实现合伙人的职业目标。
I. 制定长期的工作规划
对年轻律师来说,“晋升为合伙人”就像是要花七年时间去下一盘大棋。你可以完全随心所欲地移动自己手上的棋子,寄希望于运气能帮助你拿下一局。但如果你真的认真对待“成为合伙人”这个职业目标,那就应该有意识地在做每一个决定的时候都将这个职业目标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
你需要在这七年当中积累足以成为合伙人的专业能力、领导能力以及社会资源。不过,如果你供职的律师事务所一直习惯于从其他竞争对手的团队“挖”合伙人,而不是自己培养合伙人,那以上这些以及你的努力可能都是空谈。
你的这盘大棋当中可能会至少包含一次“平级跳槽”,这是最需要小心谨慎的一步棋。如果你进入律师行业的第一家律师事务所能为你提供比较强的经验积累平台,但由于各种原因在此成为合伙人的希望渺茫,那你可以先充分利用这家律师事务所的平台积累经验,将自己“打造”成一位具有吸引力的合伙人候选人—当你快要接近“非合伙人跑道”上的那块“南墙”的时候,就可以适时选择一家一直习惯于从其他竞争对手的团队“挖”合伙人的律师事务所,完成一次“平级跳槽”,并重回“合伙人跑道”。
II. 不参与社交活动
至少不把主要精力放在那些传统意义上的社交活动上。许多以成为合伙人作为职业目标的律师都会先入为主地认为自己必须要积极地积累社会资源、拓展人脉关系。这些律师“先入为主”的感觉在大方向上或许没错——律师事务所希望自己的合伙人能拥有一定的社会资源,但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其实“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律师事务所希望自己的合伙人拥有稳定的人脉关系资源,并希望开发、积累这些人脉资源的动力来自于合伙人自身的性格,而不是为了晋升为合伙人而刻意为之。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可持续,而后者则不能。可以想象,一旦后者成功晋升为合伙人,恐怕就不会再有动力去强迫自己继续开发和积累新的人脉资源了。
律师事务所希望能看到合伙人候选人掌握“建立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合作关系”的诀窍。这种关系可能存在于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之间,这样不同执业领域的合伙人就能真正完成对客户的“交叉销售”,也可能存在于合伙人与律师事务所的目标客户之间,或者存在于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与那些最终有可能晋升为合伙人的年轻律师之间。
作为合伙企业,真正的合作关系是律师事务所赖以生存的“根基”。如果你必须要强迫自己去开发、拓展新的人脉资源,强迫自己与他人建立新的合作关系,或者你去开展社交活动的初衷仅仅是为了让自己的简历看起来更“漂亮”,那你恐怕及早要停下来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职业选择了——及早做出这种反思,并不是坏事。
这与我们接下来要说的第三件事也有密切的联系。
III. 提供“无条件的帮助”
合伙既考验一个人的商业智慧,也考验一个人的人品。律师事务所之所以赋予你权利和职责,是因为对你的人品以及专业能力有信心。对此,作为年轻律师,除了抓住机会全方位地展示你是一个善于开展团队合作的人,恐怕没有为其他更好的方法去证明自己的人品和专业能力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你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利他主义者”—实际上,就连是否存在“真正的利他主义者”本身也是一个哲学上的未解难题。我们的意思是,你为团队当中的其他律师提供“无条件的帮助”的收获在于不断提高的“晋升为合伙人的几率”,也并非“一无所求”。
即便你已经确定目前供职的这家律师事务所不可能作为你“长期的家”,为这家律师事务所的其他律师提供帮助也不会对你造成任何负面影响或者伤害。当然,在许多情况下,你付出的努力、提供的帮助可能只能换来一句简单的“谢谢”,但我们也已经无数次看到过年轻律师因为多年前的一次无私的付出而在事业发展的关键期获得了一次巨大帮助。
不要吝啬。
IV. 追求生活-工作的平衡
许多将成为合伙人作为职业目标之一的律师都将“从律师到合伙人”这条路当做爬山,以拿到合伙人的入场券作为登顶的象征。借用这个比喻,我们认为,“晋升为合伙人”其实仅仅是通过艰苦跋涉从山脚走到露营地而已,就算你成为了合伙人,也仍然会有一整座大山在你眼前,等你去挑战和征服。
我们不止一次的看到有年轻律师在“从山脚走到露营地”这段路上就耗费自己100%的体力。如果你能“成功突围”从律师晋升为合伙人,那你作为“律师”的时间其实只占你整个职业生涯的25%而已。如果为了成为合伙人,你在这前25%的时间当中消耗了自己全部的体力,那我们无法想象你如何能“撑过”接下来作为合伙人的30年。
尽管对律师而言减轻工作压力几乎不可能,但你可以从自己的家入手,将家庭环境打造成一个能让你充分放松、缓解工作压力的地方。特别是那些在顶级律师事务所工作的律师,他们的工作恐怕是世界上压力最大的工作之一了,所以顶级律师事务所律师的药物滥用情况也并不鲜见。这是一场终极马拉松并不是短跑,所以不要过早消耗完自己对这份职业的热情。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不堪重负,那就及早着手缓解压力。
V. 责任感
一位卓越的律师必须既具备创造力,也拥有极强的执行力。我们看到过许多极为聪明的年轻律师由于缺乏执行力而白白浪费了大好的职业生涯。律师事务所与其他许许多多商业组织一样,喜欢以结果为导向。在一起重大交易或者复杂诉讼当中,年轻律师通常会负责一些重要环节的基础性工作。如果团队的初级律师到资深律师、再到合伙人没有责任感,不能保质保量并及时完成自己的工作,整个团队就会彻底“掉链子”。
不要因为你认为有些基础性工作十分无趣或者并不重要就挑三拣四、推脱责任。律师事务所希望看到你在可能无法直接获益的情况下仍能踏踏实实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如果律师事务所无法在基础性工作上对你给予充分信任,又怎么可能将数百万美元的重大交易交给你负责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从律师晋升为合伙人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不同因素,但对一家律师事务所来说,选择合伙人的考量因素其实可以归结为两个评价标准:你的个人性格是不是符合律师事务所的需要,以及你的专业能力是否足以帮助客户胜诉或者顺利完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