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调研中,许多初级和中级律师都会表示“对自己目前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十分满意”,并且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律师愿意跳槽。的确,“跳槽”对许多律师来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抉择:为什么我要重新开始,重新去了解一个团队,重新在新的律师事务所证明自己的能力?
答案其实很简单:为了更好的发展—良禽择木而栖。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真正负责的律师不会做鸵鸟,假装一切都顺心如意,直到职业生涯遇到重大挫折再采取措施。这些律师十分清楚,“温水煮青蛙”是律师职业发展的重大障碍之一,不断晋升才会带来真正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也许现在这家律师事务所的确非常好,但有没有更好、更适合自己的团队或者平台?
在这篇文章当中,我们列出了律师“平级跳槽”的12个主要原因,看完之后,或许能对你有所启发。
一、增加成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的可能
这是目前为止最常见的律师跳槽原因之一。你可以问问自己:
最近几年,你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团队有没有律师曾经晋身为合伙人?
最近几年,你所在的团队有没有密集晋升过多位合伙人,导致在这一执业领域内青年合伙人已经出现了饱和状态?
对于诉讼律师来说,你的团队是否总是从公检法部门直接“挖”合伙人,而不是培养自己的力量,晋升律师事务所自己的律师成为新的合伙人?
-
你的“老板”愿不愿意在律师事务所推选合伙人候选人时为你“背水一战”?几年之后,当你到了必须要成为合伙人候选人的时候,现在的“老板”还会在这家律师事务所吗?你的“老板”在律师事务所的管理层有发言权吗,比如他/她是管委会或者执委会的成员吗?
如果你真的等到错过了晋升为合伙人的机会再转换跑道可能就太迟了。除非你自己有相对比较多的“忠实客户”可以带去新的律师事务所,否则大部分律师事务所可能都会认为你过于资深,价格过高,并不符合他们的需求。
二、不想面对“必须成为合伙人”的压力
并不是每一位律师都想要将“成为合伙人”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有些律师可能更喜欢走入“非合伙人的跑道”—成为“顾问”或者“专家”,而不是被迫面对律师事务所“非升即走”的政策。在有些律师事务所,你可以一直担任“顾问”直到退休。
三、无法参与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工作
- 作为一位诉讼律师,你是否更喜欢参与经济犯罪案件、专业的证券诉讼或者国际仲裁,而不是普通的合同纠纷?
在人数众多的公司业务团队,你是不是想要更专注于并购或者基金业务?
在团队当中你是不是已经被“过早”地贴上了标签,比如你现在被贴上了“证券化业务律师”的标签,但你其实更希望从事广泛的公司业务?
作为一位资本市场领域的律师,你大部分时间都在和国外的客户打交道,但其实你更愿意去接触国内的券商和金融机构?
你的“老板”是不是正在计划退休或者跳槽,导致你可能会在他/她离开之后被迫负责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执业领域或者案件?
要知道,即便“跳槽”到另外一家律师事务所,作为律师,想要完全转换执业领域几乎不可能。不过你还是可以借此机会换一个细分领域,或者从一个较为狭窄的领域转换到更为宽泛的“大领域”当中—反之亦然。
四、认为自己尚未“人尽其才”
- 你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是不是特别看重上下级的金字塔体系?初级律师或者中级律师根本就无法参与某些重要的项目?
你是否时常感觉到自己在团队当中一直处于“隐身”状态—“英雄无用武之地”,想要重新开始?不要焦虑,其实在顶级律师事务所当中有许多与你同病相怜的年轻律师。
五、在业务拓展方面没有获得充分的支持
不同的律师事务所对于律师参与客户开发和业务拓展会抱持不同的观点。某些顶级律师事务所几乎不会为律师提供有关客户开发和业务拓展技巧的培训—拥有顶级公司客户的律师事务所或许可以为初级律师提供极好的平台,但随着经验积累,中级律师可能会需要一家更具“创业文化”、鼓励律师去积极开发客户的律师事务所。以中型企业作为主要目标客户群体的律师事务所可能更适合这部分中级律师。
六、希望能有更多机会接触不同行业的客户
- 除了金融机构,你是不是想更多为实业公司提供法律服务?
你是否更想专注于新兴市场或者为科技企业而非传统大公司提供法律服务?
你是否更善于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你是否对为在娱乐或者体育行业的客户提供法律服务特别感兴趣?
在你的职业规划中,是否考虑过加入某家现有客户的公司,为其担任公司法务?那你现在接触的客户当中,有没有可能会出现合适的“人选”?
七、更喜欢小型精品律师事务所
这项跳槽原因尤其适用于诉讼律师:
你想要自己的工作时间更合理?
与一个小团队合作会让你更有幸福感,并提升对每起案件的控制力?
不想去面对“非升即走”的压力?
你想承担更多实质性的工作,甚至从头到尾跟进一些重大案件?
八、负责的工作大部分都费力不讨好
这是常见于诉讼律师的跳槽原因。对于这个问题,有时候除了换一家律师事务所,别无他法。
九、想要搬去一个新的城市
- 为了能更充分地接触某个行业、认识这个行业的客户、参与与这个行业有关的实质业务,你是否会考虑搬去一个新的城市?许多律师事务所只会在一些大城市设置合规、资本市场这类业务团队。再比如,科技类企业一般都会集中在某几个城市,如果你想从事这一领域的业务,可能就要考虑搬家;
你现在工作的这家律师事务所在你的“目标城市”有没有办公室?
如果有,目前的律师事务所会不会愿意将你调往新城市?有时,能否顺利调动与律师事务所的政策或者整体环境有关,你自己的“老板”可能并没有100%的决策权。
十、不喜欢现在的同事
- 你是否愿意与现在的同事一起共事直到退休?如果你不喜欢现在同事的做事方法或者性格,那你能否一直“忍受”到退休?
你所在的业务团队的团队文化是否适合你?
-
你所在的业务团队当中是否存在“杀手”合伙人—导致你无法获得晋升的机会。如果存在这样的合伙人,那你可能真的需要考虑换一家律师事务所,重新开始了。
十一、对未来你转行有更大的帮助
有些律师可能会问:“既然最后我会进入公司担任公司法务,为什么现在要大费周章的跳槽、换律师事务所?”—那你要问问自己:
对于你理想中的公司法务工作,你现在的业务领域或者处理的案件能否帮助你积累“对口”的经验和社会资源?
你有没有可能进入更专业的律师事务所,为将来进入“好公司”担任法务创造更多机会?
你能否“抗住”压力,在目前这家律师事务所再工作几年,直到合适的公司法务机会找上门来?
要知道,寻找合适的公司法务职位并非易事。你可能的确不想也不会一直在律师事务所工作,但你至少也要在一家能让你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成就感和幸福感的律师事务所工作,直到理想的公司法务工作找上门来。
十二、想挣更多钱
- 直观的情况:你有机会从一家薪酬低于业内平均水平的律师事务所换去一家至少能支付业内平均水平薪酬的律师事务所;许多小型律师事务所的薪酬水平甚至可能会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
学会用长期的眼光看待机会:有时候你可能会因为换了律师事务所重新开始或者在跳槽过程中转换了细分的执业领域,导致相关“工龄”缩短,暂时出现薪酬下降—这是要学会用长远的眼光看待薪酬问题:因为换了律师事务所,你可能会因此拥有了被晋升为合伙人的机会,从长远看,依然能满足你挣更多钱的目标。
总之,在做出跳槽决策时律师必须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和职业发展负责。无论是你最终决定换到新的律师事务所还是留在目前工作的这家律师事务所,都应该是一项经过反复思考、衡量利弊之后的决定,而不是随随便便做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