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来设想一个场景:一位美国律所200强的三年级年轻律师,收到了一份公司法务工作的offer。这位律师并不热衷于留在顶级律所工作,从来没想要成为律所的权益合伙人,反而偶尔会幻想一下成为世界500强总法律顾问的感觉。他应该接受眼前这份offer吗?换句话说,如果你最终会转型成为公司法务,那是不是越早转型进行越好,特别是当你十分肯定自己未来一定会“上岸”?
从我们的角度看,我们认为这位律师应该拒绝这份offer,然后继续在目前这家律所奋斗。作为法律猎头,我们时常会听说某一位初级律师,有时甚至是二年级的律师就开始计划离开律所,转型进入公司。尽管在现阶段转型成为公司法务听上去十分具有诱惑力,但我们认为过早转型可能会导致你错失了许多职业发展上的良机。
过早转型的初级律师不仅无法在律所完成重要的专业技能提升以及社会资源积累,而这些技能和资源的欠缺有可能会在未来进一步影响这些年轻律师的法务发展道路。要非常明确的一点是:对于资深律师或者经验比较丰富的律师来说,转型成为公司法务可能会是一个巨大的职业跳板和“天赐良机”。如今,公司法务部越来越依赖科技和第三方的替代性服务去完成是无形的法律工作,让公司法务能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合规、商业战略或者全球化涉及的前沿法律问题。
因此,现在的公司法务的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经验丰富、具备真正的商业思维的律师来承担。
初级律师要牢记:公司法务工作绝对不能作为你职业倦怠期的“备胎”
事实上,我们通常不建议工作经验少于五年的律师转行进入公司成为法务。这并不是说即使你不喜欢、厌恶现在的工作环境也要在沉默中忍受五年以上,对于初级律师,你还有平级跳槽或者其他更好的选择去脱离让你感到痛苦的工作环境。首先,我们来谈一谈对于初级律师来说,进入律师行业的初期阶段留在综合性的大律所有哪些好处。
没有回头路
我们经常会看到新闻上出现这样的内容:某家全球500强的公司总法律顾问退休之后跑到美国律所200强当中的某家律师事务所当起了合伙人。这很合理:因为这样的总法律顾问不仅能为律所团队提供一个成熟的“甲方视角”,而且还能利用自己在法务圈当中积累的丰富资源为律所引入新的客户和新的业务。
我们不常看到的新闻是某家公司聘请了多位初级律师来担任公司法务。大多数情况下,对律师而言,从律所到法务是一条单行线。如果你一定要转型成为公司法务,那就必须做好迎接一个全新的职业发展路径的准备,因为如果你在之后的几年后悔了,想要回到律所执业,你“重操旧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这其实就是一个供求关系的问题。律所负责招聘工作的合伙人在审阅简历的时候也会进行“风险预测”:在法律市场上,专业技能和经验都很优秀的律师比比皆是,这些合伙人恐怕只有在非常极端情况下,才会愿意冒着不稳定的风险去聘请一位曾经从综合性大律所离职、又从公司法务岗位上离职的律师吧。
当然,我们也遇到过法务回到律所,重操旧业的情况,但这些律师当初之所以会成为法务多半是由于“借调关系”—即便如此,能成功重回律所的情况也极为罕见。作为法律猎头,我们自己都没有信心能为一位在律所工作了两三年就转型成为公司法务,做了两三年又计划重回律所的律师找到合适的工作职位。
专业培训问题
工作经历十分重要,这也是我们建议初级律师谨慎考虑在执业初期就转型成为公司法务的原因之一。
大部分律所都对培养自己的律师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源。对律所而言,法律是自己的主营业务,而律师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是他们兜售的主要产品之一。
对律师而言,你或许不喜欢现在这家律所、现在的老板或者目前的执业领域,但不可能否认的是,在律所你有机会学习到处理各种各样不同法律问题的基本技能和基础原则。对公司法务来说,这种学习机会较为有限。法律显然不大可能是任何一家公司的主营业务,而公司法务部也常常被公司的管理层视为“成本中心”、“花钱而不是赚钱”的部门。
大部分公司不太可能花钱为法务提供培训,同时对于资历尚浅的初级律师来说,作为法务的很多工作可能会更为无聊,其挑战性可能还远不如你在做律师时面对的那些问题。这一点在小公司或者初创企业尤为明显:一两位公司法务要为整个公司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你或许很快就能拿到CLO的头衔、成为公司的管理层,有机会和公司的CEO密切合作,但公司能提供给法务部的资源将会极为有限—甚至连基础的法律检索和外聘律师的资源和预算都会被克扣。
在大一些的公司,你或许有机会将一些棘手的问题甩给外聘律师,但支付高昂的外聘律师费恐怕将会成为难题,同时如果你经常需要寻求外聘律师的帮助,反而会进一步突显“你的确是一位缺乏实战经验的年轻律师”。
此外,你还需要为自己地位的巨变作好心理准备。如上所述,在律所界,法律和律师是宇宙的核心。在公司,公司的业务需求可以支配一切。你需要迅速学会如何在向业务部门的同事提供法律意见时,将公司的业务需求纳入考量范畴。
如果你像在律所时一样,持续提供“保守”的法律建议可能会让业务部门的同事很快崩溃,同时也会严重拖累你作为公司法务的进步速度—那些被业务部门认为是“绊脚石”的公司法务很难在未来成为公司法务部的负责人或者总法律顾问。
更好的选择:平级跳槽
拥有5年以上、甚至7年以上律所工作经验的律师基本上都已经进入“成熟期”,有能力适应复杂的商业环境。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这些有经验的律师几乎不需要向其他律师求助:在律所你或许可以直接打电话给自己同事求助或者征求意见,但一旦成为公司法务,再想向其他律师求助就并非易事了。
如果这些资深律师有兴趣考虑转型成为公司法务,他们能拿到的offer可能起点会很高,更有利于他们早日成为公司法务部的负责人。对于初级律师来说,如果你的确为现在的工作环境感到痛苦,除了直接转型成为公司法务,其实你也还有其他选择:平级跳槽。
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基于不同原因,很多律师对于平级跳槽抱持着极为审慎的态度。但我们认为平级跳槽对律师来说是不断获得、积累更多经验的重要机会。这也可以有效帮助律师检测他们到底是不喜欢综合性大律所而更适合精品所,还仅仅只是不喜欢、不适应某一家律所的氛围和文化。
从职业发展的角度看,律所负责招聘的合伙人也会更愿意给一个从其他律所跳槽来的律师,新的律所文化和发展战略有可能会帮助初级律师迅速解决“痛苦的工作环境”以及其他在上一家律所遇到的、无法解决的难题。之后,在合适的时机,经过平级跳槽的律师可以选择正式转型成为公司法务。这时的律师已经具备了更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客户管理技巧,也能有效地帮助律师在新的职业发展路径上加速进步。
拥有5年以上、甚至7年以上律所工作经验的律师基本上都已经进入“成熟期”,有能力适应复杂的商业环境。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这些有经验的律师几乎不需要向其他律师求助:在律所你或许可以直接打电话给自己同事求助或者征求意见,但一旦成为公司法务,再想向其他律师求助就并非易事了。
如果这些资深律师有兴趣考虑转型成为公司法务,他们能拿到的offer可能起点会很高,更有利于他们早日成为公司法务部的负责人。对于初级律师来说,如果你的确为现在的工作环境感到痛苦,除了直接转型成为公司法务,其实你也还有其他选择:平级跳槽。
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基于不同原因,很多律师对于平级跳槽抱持着极为审慎的态度。但我们认为平级跳槽对律师来说是不断获得、积累更多经验的重要机会。这也可以有效帮助律师检测他们到底是不喜欢综合性大律所而更适合精品所,还仅仅只是不喜欢、不适应某一家律所的氛围和文化。
从职业发展的角度看,律所负责招聘的合伙人也会更愿意给一个从其他律所跳槽来的律师,新的律所文化和发展战略有可能会帮助初级律师迅速解决“痛苦的工作环境”以及其他在上一家律所遇到的、无法解决的难题。之后,在合适的时机,经过平级跳槽的律师可以选择正式转型成为公司法务。这时的律师已经具备了更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客户管理技巧,也能有效地帮助律师在新的职业发展路径上加速进步。